第42章 042
關燈
小
中
大
趙靳凱集齊盛京城有名有號的紈絝, 這在那個圈子掀起不小的轟動。
有人等看笑話,有人持觀望態度,有人抱有期待, 不一而論。
這些影響不到許意遲。
她按部就班教學,這些人都是零基礎,卻也詮釋自古教學的差異感——同一個班不同的學生, 有人上清華北大有人大專覆讀,在這裏便是有人金榜題名, 有人查無此名。
她的學生們亦如是。
同樣的教學,同樣的進度安排,有人學得很快,完美詮釋短效速成班的效率;有人學得很慢,總在努力跟上, 偏偏又跟不上。
這時考驗的是許意遲的耐心。
學得好又快的學生,先輸送出去, 由成熟的且已能獨當一面的學員,譬如沈嘉樂他們來帶;至於不成熟的, 還留在班裏學習,再安排就業實習。
等到這一批學生全部完成課業,創業的創業,實習的實習, 合夥的合夥, 已然過去月餘。
許意遲恍然,安哥竟是已上學了一個月,按理說該回來了。
正想這個事兒呢, 門外便傳來人聲, 聽的像是安哥在同人說話。她忙放下手中針線, 出門去迎,果真是安哥同宋觀和一個不認識的少年人一道。
少年人應該十七·八歲,正是鮮衣怒馬少年游時期,一身紅衣似火,張揚放肆,飛揚的眉眼與鬢發昭示著他出生至現在沒受過多少苦難,堪得上少年意氣風發。
如果他能可以收收故作的邪魅一笑,清爽感頓生,而脫去油膩感。
“遲娘。”安哥看向她,“我回來了。”
許意遲關切地打量他,當著人面不好多問,便和宋觀微點下頭,詢問安哥:“這位是同窗嗎?”
安哥疑惑:“不是。遲娘你不認識?”
許意遲搖搖頭,這時紅衣少年開口了:“我是來拜師的,剛好在門口撞見二位。”
“原來如此。”許意遲側身邀請,“既是這樣,勞煩院裏坐。宋公子也一起吧?”
宋觀擺手:“不了,我離家一月,擔憂母親病情,先回去看望,改日再來叨擾。”
“也行。”許意遲不再留他,和安哥、紅衣少年一道進院子。
宋觀看著他們的背影,苦笑搖搖頭,沒說什麽走了。
紅衣少年很貴氣,比沈嘉樂那些商戶子要更甚一些。果然,他一介紹,說明他的身份乃是知府家的三少爺杜培春,許意遲頓時了然了。
官家二郎,自小耳濡目染的氛圍,與商戶便天差地別,那種周身氣度,靠金錢堆砌實無法實現,前提是他自己不拉垮。
許意遲知曉西風應該產生點影響力,但她能吸引知府家的兒郎,屬實讓她很意外。她不覺得西風已經有這般能量了。
於是,她端著笑問:“可否問下杜公子為何會想來西風學這些粗淺的手藝呢?以杜家,以及您父親的影響,您應是該走官路才是。不知小女我說得可對?若有唐突之處,望您見諒。”
杜培春輕搖扇子,長長嘆口氣:“你說得倒也沒錯,可小爺我不善讀書,考科舉一道是走不通了。我爹不給我捐官,端怕我惹是生非,又有大哥做對比,我可不就成一不學無術的紈絝?
你也別擔心。我來啊,也是有緣由的。近日那圈愛奉承小爺我的人,突然都不見了,我叫人一打聽,原都是來你這了,學那手藝。本想著這不過玩笑事兒,當不得真,也做不出什麽來,誰曉得這一個個成了小商販,還有的開起店來,竟有聲有色。
再一細打聽,原那裏頭最愛承應小爺的兩個死對頭,還變成師兄弟,處得好好的。我便想著,要不我也來瞧瞧?怪好玩的,聽說不少人在家裏都洗脫了紈絝的名兒呢!”
這番話下來,許意遲懂了他三個重點:
一是覺得好玩,來看看,也就是玩票性質。
二是想做點事,別人都不是紈絝了,他總頂這個名頭不好看。
三是家有品學兼優大哥,想另辟蹊徑彎道超車。
許意遲眼珠一轉,頓時有了想法。
這不就是瞌睡來了,送枕頭?
光是他這個身份,天然有很多用處。
比如,他可以靠身份辦身份證明,這是走關系後門,按道理不應該做,也對他沒甚好處,如果他再從其中收好處,被人一告發,連帶著知府都要受連累。
可如果他先是衙內編外身份,幫助宋頭目推行小吃街收收攤位租金一事,再以安置流民為由,即使有其他人想阻攔、卡流程,看在知府家公子的面,他們也不敢明目張膽來吧?哪怕是為了討好知府留個好印象,也得規矩辦事吧?
他在其位謀其事,這就不是徇私枉法了,而是解決百姓生存之事。
本來別處災情日漸嚴重,湧入城中的流民越來越多,聽說如果再有不斷地流民湧入,可能會限制他們。
城中的流民居無定所,有的患病,萬一不小心起了瘟疫,整座城都會遭殃。
所以解決流民的安置一事,恰好也解知府的燃眉之急。
尤其是在別的地方可能驅趕、拒絕流民的時候,盛京城打開城門歡迎他們不說,還給安排就業,讓他們在失去家園之際又獲得求生門路,這些人能不感激知府?會不感激這位杜少爺?
如果這個事真做成了,杜少爺沒讀書走科舉路,可也收獲了一眾認可和感激,這不比還在書齋裏的大哥更有話語權?
踏踏實實地實現他另辟蹊徑彎道超車的想法。
許意遲手放在膝上,端坐好身子道:“其實我覺得您不必非要學手藝。有道是,把適合的人放在適合的位置上,他所發揮的能量才是無與倫比的。我這裏有個不甚成熟的想法和建議,您不妨一聽。”
不甚成熟,也是許意遲自謙的說法。她剛已在心裏把這件事利弊分析清楚,只要她剛才沒理解這位小少爺的重點,他同意的可能性在百分之九十以上。
杜培春合住扇子,以扇骨抵著下巴,饒有趣味道:“說來聽聽。”
許意遲:“我的想法是這樣的……”
她娓娓道來,盡量把每一個點都掰扯透,讓他可以理解後並欣然接受。
她的語調不急不緩,有未長大女孩特有的軟糯,溫溫和和的,把個中利弊、實施措施分析清楚。
末了,許意遲道:“如果您覺得這個法子可以,我這裏倒是有一人推薦,可以作為您的左膀右臂幫您推行這件事。這人他常在市井行走,多和百姓打交道,自是了解百姓需求。若是您擔心可行性,大可以再和他聊聊。”
她口中的這個人就是宋頭目。
她之所以願意幫宋頭目這個忙,也算是投桃報李吧。
他們開始確實有過立場沖突,後來宋頭目又以威脅之意讓他們說服何老太爺進何家族學。這些都是他們不愉快之處。
後來,宋頭目專為這件事有道歉——許意遲也想過,如果他們沒辦成這件事,是不是收不到這份道歉?是不是又是另一種下場?
這種“如果”她思量後便放下了,因為沒有如果,也不是真實發生的事,她不該為揣測的如果去否定現在。
之後宋頭目多有關照他們攤子,這是真實存在的。她也聽沈嘉樂明七趙靳凱他們說起過,其實有好幾次他們聽說衙役來掃街,街上人心惶惶的,可他們都沒事。
不光是他們,而是帶有西風標志的都沒事。
再後來,據說有西風在的街道,很少再被掃街,其實掃街也是在他們走了之後,以防被人看出來這是特意保護他們而惹人嫌話。
於是許意遲就知道,這是宋頭目可以控制的,也是他在幫忙。
她先前也和他提出小吃街攤位出租,算是一種交換性質的,他也確實很心動沒敷衍,然而他雖是衙役頭目,到底比不上正經有編制的,他上頭的人不耐聽,甚至也有動心思,但想的是從百姓手中薅羊毛。
宋頭目沒同意,是以這件事便一直擱置。
綜上,許意遲覺得他這個人不算大奸大惡,也還有底線,說話也算數,可以在能力範圍內幫一把。
眼前就是一個合適的機會,她索性做這個順水推舟的人情。
左右就當還人家人情吧。
她看杜培春有些興趣,便把她了解到的關於宋頭目的事都說了說:“他有想法,但您應該也知道,想辦一件事,有時往往需要通力合作,非一人有想法不合適。他做不來,您未必不可以。”
好歹你是知府親兒子,給你一個編外身份應該輕而易舉。
雖然同為編外,只要你不借這個身份違法亂紀,基本上不會有人說什麽,何況做的還將是利城利民利自己利老爹……還有利她的六贏好事。
許意遲如是想,話終歸沒說那般明白,懂的人自然都懂。
杜培春也懂了。
許意遲不忘打一個預防針,這也是宋頭目推行這件事和上峰的分歧所在:租金多少問題。
一個覺得要做這個事,當然可以高租金,百姓哪怕不願意也得摸鼻子咬牙認下,不然沒活路;一個堅持這既是為百姓,租金肯定不能過高,若是高了還有何意義?
許意遲當然也覺得不能高租金。
試想辛苦一個月、一年,甚至幾載,幾口人咬牙流汗賺的血汗錢,最後全交租金,變相是為租金幹活,一開始或許不覺意,時間久了,心裏積攢的怨氣越來越重,誰曉得會發生什麽?
簡直為一時之利益,後患無窮。
她道:“是以這個租金一事,還需酌情,考慮百姓心情。”
杜培春想的是成名成事業,想讓他爹娘看看寵他慣他哪怕他不讀書,也能幫他爹幫百姓做些事,而不是只會胡天海地的蛀蟲,也因這個想法,他對賺錢一事不熱衷,沒有宋頭目上峰狂熱的斂財欲望。
於是他也讚同道:“這倒是有理。你說的這件事也有意思。至於你說的這個人,現在叫他來見見小爺我,我在這兒等他。”
許意遲沒想他是個急性子,既然他說了,她便讓大丫去宋家找宋頭目。
也不知他這個時段在不在家。
不行,再去府衙。
於是,大丫臨出門又被她囑咐一句。
這邊大丫剛派出去,杜培春卻突然換了張嚴肅臉:“剛姑娘所說計劃中,有一大的疏漏。這處疏漏不解決,怕安置流民一事也成空。”
這當然不是許意遲的疏漏,而是她故意留的口子。
剛才她說這件事也利她,自然是有利她的地方。
她又不是聖母,或者說她骨子裏可能也會有“安得廣廈千萬間,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”1的壯志,到底也是凡間一俗人,做事在考慮別人的時候會優先考慮自我利益。
她笑盈盈道:“其實這件事,正合了杜公子一開始的來意……”
作者有話說:
這本寫完之後要好好休息一段時間充充電
感覺自己越寫越退步,一天天的喪氣到不行
註:1引用自杜甫的《茅屋為秋風所破歌》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有人等看笑話,有人持觀望態度,有人抱有期待, 不一而論。
這些影響不到許意遲。
她按部就班教學,這些人都是零基礎,卻也詮釋自古教學的差異感——同一個班不同的學生, 有人上清華北大有人大專覆讀,在這裏便是有人金榜題名, 有人查無此名。
她的學生們亦如是。
同樣的教學,同樣的進度安排,有人學得很快,完美詮釋短效速成班的效率;有人學得很慢,總在努力跟上, 偏偏又跟不上。
這時考驗的是許意遲的耐心。
學得好又快的學生,先輸送出去, 由成熟的且已能獨當一面的學員,譬如沈嘉樂他們來帶;至於不成熟的, 還留在班裏學習,再安排就業實習。
等到這一批學生全部完成課業,創業的創業,實習的實習, 合夥的合夥, 已然過去月餘。
許意遲恍然,安哥竟是已上學了一個月,按理說該回來了。
正想這個事兒呢, 門外便傳來人聲, 聽的像是安哥在同人說話。她忙放下手中針線, 出門去迎,果真是安哥同宋觀和一個不認識的少年人一道。
少年人應該十七·八歲,正是鮮衣怒馬少年游時期,一身紅衣似火,張揚放肆,飛揚的眉眼與鬢發昭示著他出生至現在沒受過多少苦難,堪得上少年意氣風發。
如果他能可以收收故作的邪魅一笑,清爽感頓生,而脫去油膩感。
“遲娘。”安哥看向她,“我回來了。”
許意遲關切地打量他,當著人面不好多問,便和宋觀微點下頭,詢問安哥:“這位是同窗嗎?”
安哥疑惑:“不是。遲娘你不認識?”
許意遲搖搖頭,這時紅衣少年開口了:“我是來拜師的,剛好在門口撞見二位。”
“原來如此。”許意遲側身邀請,“既是這樣,勞煩院裏坐。宋公子也一起吧?”
宋觀擺手:“不了,我離家一月,擔憂母親病情,先回去看望,改日再來叨擾。”
“也行。”許意遲不再留他,和安哥、紅衣少年一道進院子。
宋觀看著他們的背影,苦笑搖搖頭,沒說什麽走了。
紅衣少年很貴氣,比沈嘉樂那些商戶子要更甚一些。果然,他一介紹,說明他的身份乃是知府家的三少爺杜培春,許意遲頓時了然了。
官家二郎,自小耳濡目染的氛圍,與商戶便天差地別,那種周身氣度,靠金錢堆砌實無法實現,前提是他自己不拉垮。
許意遲知曉西風應該產生點影響力,但她能吸引知府家的兒郎,屬實讓她很意外。她不覺得西風已經有這般能量了。
於是,她端著笑問:“可否問下杜公子為何會想來西風學這些粗淺的手藝呢?以杜家,以及您父親的影響,您應是該走官路才是。不知小女我說得可對?若有唐突之處,望您見諒。”
杜培春輕搖扇子,長長嘆口氣:“你說得倒也沒錯,可小爺我不善讀書,考科舉一道是走不通了。我爹不給我捐官,端怕我惹是生非,又有大哥做對比,我可不就成一不學無術的紈絝?
你也別擔心。我來啊,也是有緣由的。近日那圈愛奉承小爺我的人,突然都不見了,我叫人一打聽,原都是來你這了,學那手藝。本想著這不過玩笑事兒,當不得真,也做不出什麽來,誰曉得這一個個成了小商販,還有的開起店來,竟有聲有色。
再一細打聽,原那裏頭最愛承應小爺的兩個死對頭,還變成師兄弟,處得好好的。我便想著,要不我也來瞧瞧?怪好玩的,聽說不少人在家裏都洗脫了紈絝的名兒呢!”
這番話下來,許意遲懂了他三個重點:
一是覺得好玩,來看看,也就是玩票性質。
二是想做點事,別人都不是紈絝了,他總頂這個名頭不好看。
三是家有品學兼優大哥,想另辟蹊徑彎道超車。
許意遲眼珠一轉,頓時有了想法。
這不就是瞌睡來了,送枕頭?
光是他這個身份,天然有很多用處。
比如,他可以靠身份辦身份證明,這是走關系後門,按道理不應該做,也對他沒甚好處,如果他再從其中收好處,被人一告發,連帶著知府都要受連累。
可如果他先是衙內編外身份,幫助宋頭目推行小吃街收收攤位租金一事,再以安置流民為由,即使有其他人想阻攔、卡流程,看在知府家公子的面,他們也不敢明目張膽來吧?哪怕是為了討好知府留個好印象,也得規矩辦事吧?
他在其位謀其事,這就不是徇私枉法了,而是解決百姓生存之事。
本來別處災情日漸嚴重,湧入城中的流民越來越多,聽說如果再有不斷地流民湧入,可能會限制他們。
城中的流民居無定所,有的患病,萬一不小心起了瘟疫,整座城都會遭殃。
所以解決流民的安置一事,恰好也解知府的燃眉之急。
尤其是在別的地方可能驅趕、拒絕流民的時候,盛京城打開城門歡迎他們不說,還給安排就業,讓他們在失去家園之際又獲得求生門路,這些人能不感激知府?會不感激這位杜少爺?
如果這個事真做成了,杜少爺沒讀書走科舉路,可也收獲了一眾認可和感激,這不比還在書齋裏的大哥更有話語權?
踏踏實實地實現他另辟蹊徑彎道超車的想法。
許意遲手放在膝上,端坐好身子道:“其實我覺得您不必非要學手藝。有道是,把適合的人放在適合的位置上,他所發揮的能量才是無與倫比的。我這裏有個不甚成熟的想法和建議,您不妨一聽。”
不甚成熟,也是許意遲自謙的說法。她剛已在心裏把這件事利弊分析清楚,只要她剛才沒理解這位小少爺的重點,他同意的可能性在百分之九十以上。
杜培春合住扇子,以扇骨抵著下巴,饒有趣味道:“說來聽聽。”
許意遲:“我的想法是這樣的……”
她娓娓道來,盡量把每一個點都掰扯透,讓他可以理解後並欣然接受。
她的語調不急不緩,有未長大女孩特有的軟糯,溫溫和和的,把個中利弊、實施措施分析清楚。
末了,許意遲道:“如果您覺得這個法子可以,我這裏倒是有一人推薦,可以作為您的左膀右臂幫您推行這件事。這人他常在市井行走,多和百姓打交道,自是了解百姓需求。若是您擔心可行性,大可以再和他聊聊。”
她口中的這個人就是宋頭目。
她之所以願意幫宋頭目這個忙,也算是投桃報李吧。
他們開始確實有過立場沖突,後來宋頭目又以威脅之意讓他們說服何老太爺進何家族學。這些都是他們不愉快之處。
後來,宋頭目專為這件事有道歉——許意遲也想過,如果他們沒辦成這件事,是不是收不到這份道歉?是不是又是另一種下場?
這種“如果”她思量後便放下了,因為沒有如果,也不是真實發生的事,她不該為揣測的如果去否定現在。
之後宋頭目多有關照他們攤子,這是真實存在的。她也聽沈嘉樂明七趙靳凱他們說起過,其實有好幾次他們聽說衙役來掃街,街上人心惶惶的,可他們都沒事。
不光是他們,而是帶有西風標志的都沒事。
再後來,據說有西風在的街道,很少再被掃街,其實掃街也是在他們走了之後,以防被人看出來這是特意保護他們而惹人嫌話。
於是許意遲就知道,這是宋頭目可以控制的,也是他在幫忙。
她先前也和他提出小吃街攤位出租,算是一種交換性質的,他也確實很心動沒敷衍,然而他雖是衙役頭目,到底比不上正經有編制的,他上頭的人不耐聽,甚至也有動心思,但想的是從百姓手中薅羊毛。
宋頭目沒同意,是以這件事便一直擱置。
綜上,許意遲覺得他這個人不算大奸大惡,也還有底線,說話也算數,可以在能力範圍內幫一把。
眼前就是一個合適的機會,她索性做這個順水推舟的人情。
左右就當還人家人情吧。
她看杜培春有些興趣,便把她了解到的關於宋頭目的事都說了說:“他有想法,但您應該也知道,想辦一件事,有時往往需要通力合作,非一人有想法不合適。他做不來,您未必不可以。”
好歹你是知府親兒子,給你一個編外身份應該輕而易舉。
雖然同為編外,只要你不借這個身份違法亂紀,基本上不會有人說什麽,何況做的還將是利城利民利自己利老爹……還有利她的六贏好事。
許意遲如是想,話終歸沒說那般明白,懂的人自然都懂。
杜培春也懂了。
許意遲不忘打一個預防針,這也是宋頭目推行這件事和上峰的分歧所在:租金多少問題。
一個覺得要做這個事,當然可以高租金,百姓哪怕不願意也得摸鼻子咬牙認下,不然沒活路;一個堅持這既是為百姓,租金肯定不能過高,若是高了還有何意義?
許意遲當然也覺得不能高租金。
試想辛苦一個月、一年,甚至幾載,幾口人咬牙流汗賺的血汗錢,最後全交租金,變相是為租金幹活,一開始或許不覺意,時間久了,心裏積攢的怨氣越來越重,誰曉得會發生什麽?
簡直為一時之利益,後患無窮。
她道:“是以這個租金一事,還需酌情,考慮百姓心情。”
杜培春想的是成名成事業,想讓他爹娘看看寵他慣他哪怕他不讀書,也能幫他爹幫百姓做些事,而不是只會胡天海地的蛀蟲,也因這個想法,他對賺錢一事不熱衷,沒有宋頭目上峰狂熱的斂財欲望。
於是他也讚同道:“這倒是有理。你說的這件事也有意思。至於你說的這個人,現在叫他來見見小爺我,我在這兒等他。”
許意遲沒想他是個急性子,既然他說了,她便讓大丫去宋家找宋頭目。
也不知他這個時段在不在家。
不行,再去府衙。
於是,大丫臨出門又被她囑咐一句。
這邊大丫剛派出去,杜培春卻突然換了張嚴肅臉:“剛姑娘所說計劃中,有一大的疏漏。這處疏漏不解決,怕安置流民一事也成空。”
這當然不是許意遲的疏漏,而是她故意留的口子。
剛才她說這件事也利她,自然是有利她的地方。
她又不是聖母,或者說她骨子裏可能也會有“安得廣廈千萬間,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”1的壯志,到底也是凡間一俗人,做事在考慮別人的時候會優先考慮自我利益。
她笑盈盈道:“其實這件事,正合了杜公子一開始的來意……”
作者有話說:
這本寫完之後要好好休息一段時間充充電
感覺自己越寫越退步,一天天的喪氣到不行
註:1引用自杜甫的《茅屋為秋風所破歌》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